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澄迈党建网 > 乡镇党建 > 金江镇 > 大美村 > 本村概况

大美村历史
时间:2016-03-10 分享到:

大美村历史

     大美村位于澄迈县金江镇东北面,地处古县治苟中县之地带,距县城金江20公里,美亭至永发水泥公路从村边穿越而过。大美村是海南唯一明代建筑群,元代元统三年(1335年),入琼始祖之一王恂的七世孙王武功迁入今澄迈县金江镇大美村。

  大美村以其古屋民居最具特色。全村现保存有火山岩石垒砌的“一间三格十柱式”古石屋210多间,占现有居民建筑的75%。其中,有12间古石屋建筑工艺精湛,石屋的四周墙均用较大的火山岩方石垒叠而成,方石向外的一面都经过精雕细刻。

  村子有12条由石块铺设的东西向的古石道,石屋沿石道左右分布,形成方块状,较为整齐美观。大美村的民居经考证,为我省唯一的至今保存较为完整、规模较大的明代民居建筑群。

  王氏宗祠是村中古建筑的代表作,从布局到选材制作相当讲究,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(1522-1566年),迄今已有400多年。清朝道光年间(1836-1841年)重修,规模扩大为三进“四合院式”布局。有外庭、照壁、角门、前庭、中庭、后庭、围墙和厢房。东西长70多米,南北宽20米,占地1400多平方米,建筑面积640平方米。

  王氏宗祠是澄迈县目前规模较大的宗祠之一。2006年5月10日,大美王氏宗祠被澄迈县政府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宗祠照壁前的大庭上,有五个凸露地面的大石头,乌黑发亮,呈直线排列,这就是大美王氏族谱上所记载的“龙石”,是大美村自古以来人们所认为的吉祥之物。宗祠旁有一口六角古井,水位不深,清澈透明,甘洌可口。井边排放两个大石盆,可为村民洗涤衣服褥被、薯类杂物。

  村内还有明代举人王赞襄故居、内史坊、内史碑,将军庙、大美社学、文昌阁等古建筑。

  村子前的路上矗立着楷体阴刻“内史王公里”的一块火山岩石古碑,其意是:内史官王赞襄公的故里。碑高1.42米,下宽0.65米,上宽0.62米,厚0.08米据有关部门认定,这是明隆庆五年(1572年)为明内史王赞襄荣归故里之存照,是大美的荣耀和骄傲。可是,这块石碑也有它的不幸,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,大兴水利建设,被拿去当水渠上面的盖板,任人畜踩车轮碾压。至80年代初才抬回来,重新立在原址。它不但闪耀着一个响亮的名字——王赞襄,而且也显现了大美村悠久的文化历史。

  大美名人:“黄阁大夫”王赞襄

  王赞襄 (1532―1593)字辰台,号澄原。父亲王震,号阳川,以文章扬名州县,收徒掌教于合峰书院(今永发镇南渡江边)。赞襄自幼聪颖,过目成诵。13岁补郡诸生,博通经史,日记数千言,誉称神童,名闻琼州。琼山籍工部郎中吴会期称之奇才与国器。

  明嘉靖廿八年(1549年)乡试,赞襄应试,一举中名列琼岛第二。时年仅17岁,为当年科场最年轻的举人。明隆庆五年(1571年),赞襄再度科场应试,考选中书,以策答《问琼南人物风俗》一文获廷试第一,再度崛起,备受朝廷看重,钦授内阁制敕中书舍人,供事纶扉,后升翰林院俸制敕房办事,一路春风得意。

  他为官忠于职守,廉洁奉公,为人正直,处事得当,深得朝廷赞赏,被皇上特赐玺书褒美,誉称“吾朕良臣”,并擢升大理寺右寺副,参修元、明两朝国史、会典等。赞襄朝中为官多年,虽官职不高,仅正四品,但与神宗皇帝及朝中重臣关系密切,且因才学和人品优秀,神宗皇帝对他十分器重。

  明万历二十一年(1593年),赞襄病逝,享年61岁,葬琼山县五原都。他死后,琼州府以琼郡乡贤从祀,并奉御旨在大美村立“内史王公里”石碑―座,山志永扬。

  

 

中共澄迈县委组织部主办 琼ICP备15001578号-1
地点:海南省澄迈县 邮编:571900